用戶討論:Billytanghh/更多存檔/存檔15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 小原乃梨子 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9:56 (UTC)
關於外交關係國情比較
有部分用戶堅持要在外交關係條目加入國情比較。你對此有何看法?--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5年5月18日 (一) 12:36 (UTC)
新加坡-德國關係
我從現在到7月上維基的時間都很零碎,因此主要都是做簡單的維護工作(如各專題評級模板添加),無法搞翻譯。但關於本條目來源不足的問題,我可以提供幾個連結:
〈中俄關係〉的GA重審
您好,誠邀閣下到〈中俄關係〉的GA重審發表意見,謝謝!--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5月22日 (五) 05:40 (UTC)
要求對條目現況評分,好像只有小作品,低重要度。--俠刀行(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0:27 (UTC)
優良條目評選
非常抱歉,因為近來關注化學元素命名問題,沒有注意到您的留言,導致油脂 (音樂劇)條目未能入選,我十分愧疚。不過我支持您繼續完善條目後再次評選,下次一定鼎立支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3日 (六) 17:09 (UTC)
蘇州就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致中文維基社群的公開信
首先,本人就該問題造成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版嚴重擁堵並有可能涉及擾亂和破壞禮儀而致歉,但本人聲明這並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擾還請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認為有必要將此問題的來龍去脈向大家說明,並提出本人的個人看法,供社群就解決此問題作為參考。
該問題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緣起本人與User:Alfredo ougaowen君關於Doctrina條目的一場爭議,雙方爭議的焦點在於標題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詞還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個中文意思作為標題。在該問題還未解決的情況下,本人突然發現本人使用的Chrome瀏覽器來源於化學元素鉻的英(法)文名,點開鉻,發現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標註語言名稱,想起看到過家中的1999年版《辭海》附錄《國際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學符號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稱,其中鉻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雖然不是化學本科出身,但對於化學一向很感興趣,初中時化學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無100分),高中時為班級化學課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記得老師說過元素的化學符號就來源於拉丁文名,而當初元素周期表草創時期,拉丁文也是國際科技通用語文(類似地,在生物學界學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鉻條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後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他質疑並回退了本人的編輯,他認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辭海》的pdf版給出來源,但他還是半信半疑。本人發現很多元素的條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這不符合元素符號來源於拉丁文的常識,就想乾脆在所有元素條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辭海》來源並刪除英文,又在氧等條目執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和質疑。Alfredo ougaowen持續地將問題反應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本人每改一個元素他就加一個討論,還不停地@本人,讓人不勝其擾。之後User:Hanteng等人加入討論,對我加拉丁文的行為口誅筆伐,本人也予以還擊,並提出了投票解決的方案,該問題遂演變成現在這個局面。
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個標準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編輯的一些條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島、亞得里亞海、雲豹、奈梅亨、東方狍等與英文或英語國家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條目加入英文,屢教不改。他還創建了標準藏語、原始漢藏語、文藝復興拉丁語等語言類條目,也都是與英文無關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對於鉻的首段,他堅持Chromium是英文,卻對本人拿出的《辭海》來源證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懷疑。因為該問題一再擴大,才形成了今天這個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簡單,說加入英文有助於讀者閱讀,對於本人刪除他所加英文的舉動,他認為是妨礙編輯的行為而一再回退。對於他的行為,本人還是一句話,要看英文的請去英文維基,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英文維基中文版,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對於是否加英文的問題,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在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已基本討論完畢達成共識,基本上參與編輯的資深編輯和多數管理員都認可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為與此認可是背道而馳的。其實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牽強,要說加英文便於閱讀和編輯,那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語種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於閱讀和編輯的話,乾脆在每個條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譯文,這樣就完全能「便於閱讀和編輯」,豈不更好?那樣的話,中文維基幹脆改名英漢或者漢英維基得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有任何討論的餘地,而應該堅決對加英文派說不。
至於該問題所涉及的另一位維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對於本人與他的恩恩怨怨並不陌生。在這個問題發酵初期,Hanteng與本人在獨裁政體條目是否存在中立性問題這個問題上又發生了爭執。眾所周知,我們兩人的政治立場大相逕庭,爭議是難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麼事都愛插一腳,對於本人的任何看法從來都是反對的。既然Hanteng重新開始活躍,那麼他反對本人在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的立場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長處在於找資料,但他的短處是不會長話短說,而且喜歡長篇大論,到處口誅筆伐,重複話題(我戲稱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貼大字報」),他一下子開了N個(本人沒數)相關話題對本進行「討伐」,以至於管理員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對他進行了警告(請集中在一個章節討論,不要到處開新章節。再這樣下去,應該算是擾亂維基百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說太長不看,加上本人處於畢業答辯的最後關鍵時期,難以一一予以回應,但這樣反而給大家一個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兩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單方面宣稱的那樣本人的討論都是「誤導」和「謊言」,甚至是「無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稱的本人有關「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是「原創研究」,然而本人確實提供了來源,並且在此來源可能不足以證明「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的情況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貝采利烏斯並未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本人也沒有「原創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稱IUPAC對於元素的規定命名不局限於英文,然而根據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頁關於元素命名的問題,IUPAC規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語文的名稱。而它在表I(第248頁)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稱,但它只是建議其他語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稱儘量與表中的英文名稱相似,同樣承認過去的非英文命名且與英文名稱相差較大的其他語言中的原子名稱,也就是說它並不規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沒有規定非英語國家和地區的元素也要以英文為標準或者使用英文名稱,所以使用英文是說不過去的。該表I不過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沒有強制對元素進行自己的命名,因為這個組織主要是規範化合物命名的,要規範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它的這個表也不具有約束力,在英文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未必會用英文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鎢,在德國等德語國家和地區,就不會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會用德文Wolfram。同樣的例子有金、銀、銅、鐵、錫、鉛、鉀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語國家有着與英文不同的詞語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語國家並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這與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稱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況完全不同。還是老話,英語只在英語國家是正式的通用語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過是通用語的一種(儘管可能是最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語還有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加英文呢?
對於Hanteng宣稱的本人使用大陸版《辭海》作為來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經修改方案,允許加入其他可靠來源來證明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確的,而且《辭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沒有所謂「地域中心」的問題。至於Hanteng所宣稱的本人排擠IUPAC的英文名,也是無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開始就允許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種語言中的形式,當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現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內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規定的英文名),已經涉嫌英文中心主義,再在首段首句列出,豈不重複而且過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資料試圖「討伐」我後,同樣得出了結論,那就是貝采利烏斯採用的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麼在首段化學符號之後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讀者這個化學符號是來源於哪個拉丁文,這應該是相當正常的,為什麼要反對呢?
綜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視野的可靠來源,從來沒有只用《辭海》來源而造成所謂的」地域中心「,也從來未排擠IUPAC規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則英文名並非強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則現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經有英文名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當然本人也不反對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詞源。既然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其拉丁文名,那麼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為中文維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問題而導致社群的混亂,故而在共識難以達成開投票以求最終解決問題,完全是為了中文維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本人的政治立場而反對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場在這裏不討喜)。因為本問題涉及的討論很長,本人的回應也相對較長,如有打擾,還望海涵,也請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化學專業術語投票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謝謝!PS:因為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君已經四處拉票,為公平起見,本人也只好拉票,還請見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3日 (六) 17:09 (UTC)
請閣下注意巡查質量
條目還在這個質素上,閣下居然直接標註已巡查放跑了?巡查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標模板。--Zetifree(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03:55 (UTC)
優良條命提名
你好,金大中一文的優良條目評選正在進行,歡迎閣下來此投票。螺釘(留言) 2015年6月1日 (一) 08:47 (UTC)
還是那中國代表權問題
不過這一次是中華民國的外交。可能是我的強迫症太嚴重吧,一些條目採用「臺灣與XX關係」,另一些則採用「中華民國-XX關係」,並無統一,和不到一年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和「中國-XX關係」一樣。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 按照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來計算(標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樣),中華民國與22個邦交國繼續維持中華民國-XX關係,其餘170多國則全數改用臺灣與XX關係(但將與臺灣無關的內容搬到中國-XX關係去)。不過看到了Talk:中華民國-新加坡關係,我對此表示有點猶豫。
- 順道建議只有互相承認對方為國家的兩國關係才採用「-」,其他採用「與」。
- 正式、官方、政治描述採用「中華民國」,其他情況採用「臺灣」
無論如何,所有關注度不太高的中華民國-XX關係我已經全數移動到臺灣與XX關係去了。不知閣下看法如何。--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5年6月4日 (四) 02:53 (UTC)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 何步正 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小小作品可能有問題)--Nivekin※請留言 2015年6月24日 (三) 02:46 (UTC)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 灰沙圍 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5年6月25日 (四) 03:11 (UTC)
誠邀參與條目評選
您好!本人近日把一些拙作提交到WP:DYKC進行評選,但有部分條目乏人關注,只有三人參與投票,不知閣下可否蒞臨指教?謝謝!--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6月25日 (四) 04:54 (UTC)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 颯漫畫 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5年6月28日 (日) 08:25 (UTC)
- (:)回應 自己提刪自己做,謝。--Nivekin※請留言 2015年6月28日 (日) 10:58 (UTC)
給您的星章!
特別星章 | |
最近看到閣下的草稿〈新加坡-法國關係〉,我覺得挺有趣的,請閣下繼續努力。 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6月28日 (日) 10:33 (UTC) |
- 感謝仗義執言。--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7月18日 (六) 09:02 (UTC)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Billytanghh/更多存檔/存檔15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與資訊、歐洲歷史與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RE
因為我將於7月6日回國並考中國駕照(9月12日回加拿大),所以我將不參與第十三次動員令活動。至於明年的動員令,我暫時無法確定(按照我的計劃,我可能會明年回國去廣東旅遊)。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6月30日 (二) 07:42 (UTC)
請閣下記得不要去拉票喔!
請閣下記得不要去其他維基人的留言頁面拉票喔!這樣會令其他維基人會很反感。--Engle躍【湛藍天空帶來無限寬容】 2015年6月30日 (二) 11:41 (UTC)
條目評選邀請
您好!本人最近把拙作〈中國-加納關係〉和〈中國-肯雅關係〉提名至優良條目評選,誠邀閣下前來發表意見,敬請不吝批評,多多指教。--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7月10日 (五) 16:27 (UTC)
誠摯邀請您參予評選
您好,有鑑於閣下與本人同為城市軌道交通專題參予者,同為軌道交通內容維護者,本人誠摯邀請您參予正在進行中的第三次桃園捷運優良條目評選,為該條目、維基百科的改善貢獻一份心力,謝謝。----Aotfs2013 (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04:48 (UTC)
河田末吉
本人近日將〈河田末吉〉提交優良條目評選,希望閣下能前往參予發表意見,敬請不吝指教,感謝! -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自然科學條目提升計劃地質專題於 2015年7月17日 (五) 07:41 (UTC)
- 感謝閣下參與評審,現本人另將〈太田賴常〉提交優良條目評選,仍舊希望閣下不吝指教,感謝! -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自然科學條目提升計劃地質專題於 2015年7月21日 (二) 02:17 (UTC)
整合列表
如果將駐XX大使列表/XX駐外大使表/XX建交列表/XX駐外機構列表整合成一個列表,你怎麼看?--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5年7月20日 (一) 14:15 (UTC)
- 另外麻煩您可否盡量避免開設草稿頁面以後閒置?因為這讓我在搜尋「Draft: 關係」來找新條目時有點困擾。--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5年7月25日 (六) 18:02 (UTC)
re: The French in Singapore
@Billytanghh:第31-36頁正文,google books截屏OCR文本如下:
II The Age of Adventurers (1819-1869)
Following the founding of the colony of Singapore by Sir Stamford Raffles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in 1819, the island became a major crossing poi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s a result, French scientific, trading and diplomatic expeditions were frequent callers at this port in the Strait of Malacca, and some French citizens even decided to settle there. Singapore, a Crossing Point With peace finally returning following the defeat of Napoleon, Louis XVIII launched new naval expeditions in 1815. Officially, these were purely scientific in nature, but they also sought to re-establish political, diplomatic and commercial contacts, and to relaunch France's colonial endeavours. Vessels were becoming more modem,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ir increased tonnage enabled the onboard installation of scientific equipment. Scientists eager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great expeditions formed a veritable Floating academy. Cartographers, botanists, zoologists, ethnographers, astronomers and gardeners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essels' crews. The French expeditions The Thétis Dr Crawfurd, the second Resident of Singapore, had warned the Emperor of the arrival of the French and spoken against them. On board the corvette was Edmond•Pierre Bigot, Viscount of Touanne, a naturalist and artist like many of the scholars of the era, who brought back several illustrated account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interest. The Astrolabe In 1826, a year after circumnavigating the globe on the Coquille, Dumont d'Urville, one of the great explorer-navigators of the era, left once again for a long-distance journey in the Pacific. The plan for this journey gave d'Urville his first opportunity to command an official scientific journey. At the start of 1826, as news of the ill-fated La Pérouse expedition reached France, d'Urville requested permission to rename his vessel the Astrolabe, in memory of his unfortunate predecessor. The expedition's official artist was Louis Auguste de Sainson, while Dr Quoy, who was in charge of the zoological collections and also a skilled artist, was nominated to replace him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D'Urville knew he was risking his life by undertaking such a lengthy expedition to this part of the world. La Favorite In hope of succeeding in Vietnam where the 771Etis had failed, another expedition was launched on the La Favorite. The vessel's commander, Cyrille Pierre Théodore Laplace, received orders to install Eugène Chaigneau as Royal Vice-Consul to Vietnam. However, this also ended in failure, and was once again overshadow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pedition's scientists and artists. For example, Barthélemy Lauvergne, d'Urville's secretary and now artist on La Favorite, skilfully depicted Singapore during the vessel's call there in August 1830. Lauvergne was not the only illustrator on board. François-Edmond Pâris, a scientist and hydrographer, was also a skilled illustrator. He had already been around the world on board the Astrolabe and, passionate about ships of all kinds. created beautiful prints of the junks in the port of Singapore. La Bonite Lauvergne returned to Singapore in 1837 on La Bonite, and painted more views of the island.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ander Nicolas Valliant, this new mission had several aims: first, to attempt to renew agreements with Cochinchina and plant the French flag in the Pacific; secondly, to collect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conduct studies into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icity; and finally to bring back new specimens for the Paris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a Bonite was a large, comfortable vessel, but she was not very fast. She left Toulon in February 1836, crossed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Atlantic, rounded Cape Horn and then sailed up the west coast of America. After passing Hawaii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ship reached Macao before anchoring in Tourane (modern-day Hué) almost a year later. Diplomatic relations this time were found to be extremely strained, as the Emperor had recently decided to put a number of Christians to death, and to exclude Europeans from Cochinchina. Vailland therefore sailed to Singapore, where he made a port call from 17 to 22 February 1837, noting in his ship's log: 'Without fear of being accused of exaggeration, one can say that it is marked out for a most brilliant future." He then passed through the Strait of Malacca and set course for France's trading posts in India. Finally, La Bonite returned to Brest in November. Despite the Cochinchinese fiasco, the expedition was considered a scientific success. The journey had produced high-quality hydrographical data and magnetic studies, recorded 3,500 species, brought back 1,300 rock samples and, for the greater glory of France, La Bonite had flown the French Tricolour across the Pacific. The Astrolabe and the Zélée On board the Astrolabe, which sailed together with the Zélée, Dumont d'Urville left Toulon on his second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His aim was to explore Antarctica and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gave him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port call in Singapore in June 1839. This six-day port call enabled two crew members to create new views of Singapore: Ernest Goupil, the expedition's official illustrator, and the young naturalist, assistant surgeon and talented painter, engraver and lithographer Louis Le Breton. Dumont d'Urville wrote: "We dropped anchor in the English port amidst 17 vessels, among which we sighted with happiness a French vessel' later, during a visit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Commercial Court, he noted: "1 had been tasked by the Minister of State for the Navy with handing over a copy of the Maritime and Colonial Annals to this official. He received this with great pleasure." D'Urville also recorded a meeting with the American Consul, Mr Balestier, who showed him "the engraved rock named Bata Singapura which is already partly destroyed through wear". He added: "We were assured that while digging during road construction, small, ancient medals had been found which indicated, as did a traced inscription close to the port battery, that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Malays who preceded the English on the island, a trading post had existed, established by a civilised culture. The nature of these characters allows one to suppose that this trading post was owned by the Burmese.' Eventually, in a meeting with French missionaries, he discovered that relations with the Anglicans were barely amicable. After travelling across the island and visiting the plantations, he was surprised to see so few military defences on the island but admired the importance which the port had gained in a few short years. The Astrolabe and the Zélée returned to Toulon in November 1840, enabling the French Navy to conclude their general reconnaissance of this part of the world. Even if there remained peoples to be discovered and sceneries to be described, European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would from then on be mor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han scientific. The Lagrené mission In search of new markets, France, like the other European powers, hoped to establish a presence in Asia. Its great rival, Great Britain, signed the Treaty of Nanking with China in 1842, bringing to an end the first opium war after three years of fighting, and enabling England to explore new commercial possibilit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