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特·皮雅芙

法國女歌手

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1915年12月19日—1963年10月11日),原名艾迪特·乔凡娜·加雄(Édith Giovanna Gassion)[1],是法国著名且受众人爱戴的女歌手之一[2]

艾迪特·皮雅芙
Édith Piaf
摄于1946年
女歌手
本名Édith Giovanna Gassion
别名La Môme Piaf
小麻雀
出生(1915-12-19)1915年12月19日
逝世1963年10月11日(1963岁—10—11)(47岁)
职业歌手作曲家演员
音乐类型香颂卡巴莱感伤恋歌
演奏乐器人声
活跃年代1935年—1963年

1915年12月19日皮雅芙出生于巴黎的贫困家庭,父亲是马戏团团员,母亲是街头歌手。父母离异后,因为母亲无力抚养,父亲又加入军队,只好让她跟着经营妓院的外祖母在巴黎长大,从小就接触社会最底层的人群。皮雅芙身材矮小,只有142公分,这也是她的艺名“小麻雀”(La Môme Piaf)的由来。她的作品多是其悲剧一生的写照,最著名的歌曲包括《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1945年)[2]、《爱的赞歌》(Hymne à l'amour,1949年)、《我的老爷》(Milord,1959年)和《我无怨无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1960年)。中年以后,皮雅芙因为车祸的伤害,染上注射吗啡止痛和酗酒。1963年10月11日,皮雅芙因肝癌死于格拉斯,终年48岁,她的朋友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也于同一天逝世。法兰西共和国为她举行了国葬,使她成为国家的标志。法国人亲切地称艾迪特·皮雅芙为“小姑娘”(la Môme),2007年上映的电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则反映了她悲剧而传奇的一生。

早期生活

 
小时候的艾迪特·皮雅芙

尽管已经存在许多关于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的人物传记。艾迪特的大半人生仍然被笼罩在神秘之中[3]。艾迪特原名为Édith Giovanna Gassion,出生于美丽城(Belleville),这是一个拥有高移民率的地区。据说皮雅芙出生在美丽城72号街的人行道上,但是她的出生证明上显示她出生于Tenon医院[4],这是一家位于巴黎二十区美丽城的医院。

艾迪特(Édith)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护士艾迪特·卡维尔(Edith Cavell)[5]所命名的,艾迪特·卡维尔因为帮助法国士兵逃离德国战俘营而被处死[6];艾迪特·皮雅芙的皮雅芙(Piaf)则是她在20年走红之后所得到的昵称,这是“小麻雀”(bird)在巴黎大区 (法兰西岛)方言

艾迪特的母亲是安妮塔(Annetta Giovanna Maillard,1895年至1945年),她的父亲拥有法国与意大利血统,而母亲则有柏柏尔人的血统。她是里窝那(Livorno)人,这是一个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的西部港口城市。她以琳恩·玛莎(Line Marsa)这个名称在一个咖啡厅担任驻唱歌手[4]

艾迪特的父亲路易士(Louis-Alphonse Gassion,1881年至1944年)原本在剧院工作,后来沦为诺曼底的一个街头杂技演员[7]。艾迪特的父母后来抛弃了她,于是她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中与外祖母艾玛(1876年至1930年)住在一起。艾迪特的父亲在跟随法国军队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把她交给在诺曼底经营妓院的祖母来照顾。在那里工作的妓女们也时常帮忙照顾小艾迪特[2]

据说艾迪特从三岁到七岁之间因角膜炎而失明。根据艾迪特的一篇传记描述,艾迪特在妓女们凑把她送到圣女小德兰(Thérèse of Lisieux)朝圣之后便恢复了视力,本人认为那次不可思议的奇迹般的康复是朝圣的结果。

在1925年,年仅十岁的艾迪特跟随父亲在法国街头卖艺,也是在同一时间,她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唱歌。

后来,艾迪特在克莱蒙(位于巴黎十八区Verona路18号)的大酒店租了一个房间,跟她父亲分居,以她自己的方式在的蒙马特皮加勒区(Pigalle)和巴黎郊区的街头卖唱(演唱歌曲包括Elle fréquentait la Rue Pigalle)。

艾迪特在此同时与她的朋友西蒙妮(Simone Berteaut)合作[4],这两个人在后来的日子里成为终生的搭档[2]。艾迪特在16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叫路易·杜邦(Louis Dupont)的送报员[2]

艾迪特在18岁时生下了她唯一一个孩子玛赛,玛赛在两岁时死于脑膜炎。正如她母亲一样,艾迪特发现在生活于街头的同时照顾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她总是留下玛赛,独自离开,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杜邦在照顾玛赛,一直到玛赛死亡[2]

歌手生涯

 
艾迪特·皮雅芙的半身雕像

艾迪特·皮雅芙在1935年被夜店老板路伊·蕾佩(Louis Leplée)于巴黎街头发掘[2],他经营的夜店位于香榭丽舍大街旁,经常有有许多上流社会人士进出[1]。路伊·蕾佩帮助皮雅芙克服严重心理的障碍(她的身高只有142公分也是原因之一)[4][8],顺利完成演出。他也帮艾迪特取了小麻雀皮雅芙(La Môme Piaf)这个艺名[2]。路伊·蕾佩教导皮雅芙舞台表演的技巧,并且要求她穿着黑色套装,后来也因此成为她的象征之一。

路伊·蕾佩帮皮雅芙举办的首次音乐会邀请许多著名人士出席,包括作曲家玛格丽特·蒙诺(Marguerite Monnot)与演员墨利斯·雪佛莱(Maurice Chevalier)[2]等人。他们也受到皮雅芙的吸引,玛格丽特·蒙诺更是终身与她共同合作[2]

路伊·蕾佩在1936年4月6日被杀[2],艾迪特·皮雅芙后来遭到警方讯问,但是最终无罪释放[1]。因为路伊·蕾佩的死与皮雅芙有关[9],导致媒体对她的印象转为负面,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艾迪特·皮雅芙与作曲家雷蒙·艾索(Raymond Asso)合作。他将皮雅芙的艺名正式改成“艾迪特·皮雅芙”。

艾迪特·皮雅芙在1940年于尚·考克多(Jean Cocteau)的作品中演出[2],并与玛格丽特·蒙诺成为好友,她也替皮雅芙创作许多歌曲。她于1944年与意大利出生的法国演员伊夫·蒙当于巴黎相识,后来成为她的顾问与情人[4]。蒙顿在这一年当中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歌手之一,皮雅芙也在同时与他分手[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迪特·皮雅芙经常替德国军人演唱,因此被许多人视为叛国贼。后来艾迪特·皮雅芙宣称她其实是支持法国抵抗运动(French Resistance)。她可能真的曾经帮助许多人逃离纳粹的迫害,虽然这种看法没有证据支持。

在这段期间,艾迪特·皮雅芙在巴黎已经获得极大的成功[10],成为法国最受欢迎的歌手[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皮雅芙成为国际知名歌手[1],巡回于欧洲美国南美洲来进行演出。她也帮助阿根廷民歌歌手阿塔瓦尔帕·尤潘基(Atahualpa Yupanqui)在1950年7月于巴黎举行首次演唱会。皮雅芙也跟法国著名歌手查尔斯·阿兹纳吾尔于法国及美国进行巡回演唱,并录制歌曲[2]

她于1947年首次前往美国演唱,但是最初并没有受到观众喜爱[2],但由于纽约知名报纸的称赞,艾迪特·皮雅芙在美国开始大受欢迎[2]。她曾8次参加综艺节目艾德·苏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2],并两度(1956年[7]与1957年)在卡内基大厅演唱。

艾迪特·皮雅芙从1955年1月到1962年10月在巴黎著名奥林匹亚音乐厅的系列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4],后来皮雅芙于1961年为了挽救奥林匹亚音乐厅的破产危机,她在那里推出了新歌:《我无怨无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4]

死亡

 
艾迪特·皮雅芙的坟墓,位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

艾迪特·皮雅芙于1963年10月11日因为肝癌死于蔚蓝海岸Plascassier[11][12][13],终年47岁。当时她已经有好几个月都处于意识没有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艾迪特·皮雅芙的遗言是“你要为这一生做的所有事付出代价”[14]。艾迪特·皮雅芙最终与女儿一起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中,并吸引许多民众前往[2]。虽然天主教巴黎总教区因她的生平拒绝为她举行安魂弥撒[2][15],她的葬礼还是吸引超过100,000名歌迷参加[15][16]艾迪特·皮雅芙博物馆(Musée Édith Piaf)于1977年开张[15][17]

私生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认识了知名世界中量级冠军拳击手马塞尔·塞尔当[1],他们双双坠入情网(尽管塞尔当时有妇之夫),并成为国际新闻。后来塞尔当于1949年10月27日乘搭法国航空公司飞机准备前往纽约时,飞机却在亚述尔群岛坠毁,塞尔当不幸遇难身亡[18]

艾迪特·皮雅芙于1951年与歌手夏尔·阿兹纳武尔(Charles Aznavour)一起遭遇到车祸,伤及两根肋骨,并导致她于治疗期间对吗啡酒精成瘾[2]。后来她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开始出现不自觉颤抖,更多次在舞台上昏倒。她于1952年7月29日嫁给了歌手Jacques Pills,但是后来于1956年离异。艾迪特·皮雅芙于1962年与法国歌手迪奥法尼斯(Theophanis Lamboukas)结婚,他的年纪比皮雅芙还要小20岁[2]。迪奥法尼斯于1970年去世后也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Rainer, Peter. 'La Vie en Rose': Édith Piaf's encor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Boston). 8 June 2007 [3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Huey, Steve. Edith Piaf: Biography. Yahoo! Music. [3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3. ^ Morris, Wesley. A complex portrait of a spellbinding singer. The Boston Globe. 15 June 2007 [3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Biography: Édith Piaf.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Musique.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8 March 2044). 
  5.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Vallois, Thirza. Two Paris Love Stories. Paris Kiosque. February 1998 [9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une 2010). 
  7. ^ 7.0 7.1 Ray, Joe. Édith Piaf and Jacques Brel live again in Paris: The two legendary singers are making a comeback in cafes and theatres in the City of Light. The Vancouver Sun (Canada). 11 October 2003: F3 [18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December 2024). 
  8. ^ Fine, Marshall. The soul of the Sparrow. Daily News(New York). 4 June 2007 [19 Jul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6). 
  9. ^ Mayer, Andre. Songbird. CBC. 8 June 2007 [19 Jul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8). 
  10. ^ Amazon.com: "Know About Édith Piaf?". [201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5). 
  11. ^ 存档副本. [201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12. ^ Edith Giovanna Piaf (1915–1963). Findagrave.com. [1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13. ^ Edith Piaf Profile – The Tragic Life of Edith Piaf – About.com. Worldmusic.about.com. [1 April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14. ^ Edith Piaf - Famous Last Words. Life.com. 31 October 2011 [12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6). 
  15. ^ 15.0 15.1 15.2 Jeffries, Stuart. The love of a poet. The Guardian (UK). 8 November 2003 [19 Sept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 
  16. ^ (法文) Édith Piaf funeral – Vide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rench tv, 14 October 1963, INA
  17. ^ Musée Édith Piaf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5-09.
  18. ^ Marcel Cerdan's tragic disappearance (194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rcel Cerdan Heritage

外部链接